[每周一更]-(第83期):Go新项目-Gin中间件的使用和案例(10)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每周一更]-(第83期):Go新项目-Gin中间件的使用和案例(1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每周一更]-(第83期):Go新项目-Gin中间件的使用和案例(10),每周一更,Go,golang,gin,中间件

在 Gin 中,中间件是一种用于处理 HTTP 请求和响应的功能强大的机制。中间件是一段位于请求处理链和最终处理器之间的代码,
它可以截获请求、执行预处理操作,修改请求或响应,然后将控制权传递给下一个中间件或最终的请求处理器。

中间件在业务使用中,方便注入一些业务无关的逻辑,并且方便移植到特质的接口中;

下文会聊下:日志、ip限制、API请求速率控制、跨域请求;

以下是 Gin 中间件的概念和使用方式:

概念

执行顺序: Gin 中的中间件按照它们添加的顺序执行。先添加的中间件先执行。

中断处理链: 中间件可以选择中断处理链,阻止后续的中间件和处理器执行。

修改请求和响应: 中间件可以修改请求的内容,也可以修改响应的内容。这使得中间件非常灵活,可以用于日志记录、认证、跨域处理等多种用途。

1、日志

使用方式
  1. 引入 Gin 包:
import "github.com/gin-gonic/gin"
  1. 定义中间件函数:

中间件函数是一个接受 *gin.Context 参数的函数。例如,一个简单的日志记录中间件:

func LoggerMiddleware(c *gin.Context) {
   // 执行处理之前的逻辑
   fmt.Println("Start Request")

   // 继续处理链
   c.Next()

   // 处理之后的逻辑
   fmt.Println("End Request")
}
  1. 使用中间件:

在路由组或路由上使用中间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 使用自定义中间件
   r.Use(LoggerMiddleware)

   // 路由定义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String(200, "pong")
   })

   // 启动服务
   r.Run(":8080")
}

在上面的例子中,LoggerMiddleware 将在每个请求前后打印日志。

自定义中间件

你可以通过编写函数来创建自定义中间件。以下是一个例子,演示了一个处理请求头的中间件:

func CustomMiddleware()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 在请求处理之前执行的逻辑
        c.Header("Custom-Header", "Custom Value")
        
        // 继续处理链
        c.Next()
        
        // 在请求处理之后执行的逻辑
    }
}

然后,你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自定义中间件:

goCopy code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 使用自定义中间件
    r.Use(CustomMiddleware())

    // 路由定义
    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String(200, "pong")
    })

    // 启动服务
    r.Run(":8080")
}

这个自定义中间件简单地在每个请求中添加了一个自定义的响应头。

注:某些单独接口使用 中间件(一般都是全局设置)

r.POST("demo-middleware",IP,Rate,demo.Action)

2、校验IP

调用开源库:GeoLite2-Country/GeoLite2-Country.mmdb,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国内IP

package middleware

import (
    "net"
    "net/http"

    "github.com/gin-gonic/gin"
    "github.com/oschwald/geoip2-golang"
)

// IP 校验ip,非国内ip禁止访问。采用geoip2-lite数据库,免费版本,不保证准确率
func IP()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db, err := geoip2.Open(config.Env.GetString("app.mmdb_path"))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db.Close()

    ip := net.ParseIP(c.GetHeader("X-Real-IP"))
        ipInfo, err := db.Country(ip)
            if err == nil {
            if ipInfo.Country.IsoCode != "CN" && ipInfo.Country.IsoCode != "" {
                response.CustomErrorJson(c, http.StatusBadRequest, response.NOT_PERMISSION,
                "禁止非中国用户访问", map[string]any{"errors": "禁止非中国用户访问"})
                return
            }
        }
    }
    // 处理请求
    c.Next() //  处理请求
}


3、API接口速度控制

接口请求速度控制,防止恶意爬虫或者恶意请求数据,导致服务资源紧张;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07458.html

package middleware

import (
  "net/http"

  "github.com/gin-gonic/gin"
  "golang.org/x/time/rate"
)

var limiter *rate.Limiter

func init() {
  // 令牌桶大小为60,每秒产生1个token,即每分钟最多处理60个请求
  limiter = rate.NewLimiter(1, 60)
}

func Rate()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tx *gin.Context) {
    if !limiter.Allow() {
      response.CustomErrorJson(ctx, http.StatusBadRequest, response.RATE_LIMIT,
      "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重试", map[string]any{"errors": "请求过于频繁,请稍后重试"})
      return
    }

    // 处理请求
    c.Next() //  处理请求
  }
}

4、跨域请求

package middleware

import (
  "net/http"
  "github.com/gin-gonic/gin"
)

func Cors()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method := c.Request.Method               // 请求方法
		origin := c.Request.Header.Get("Origin") // 请求头部
		var headerKeys []string                  // 声明请求头keys
		for k, _ := range c.Request.Header {
			headerKeys = append(headerKeys, k)
		}
		headerStr := strings.Join(headerKeys, ", ")
		if headerStr != "" {
			headerStr = fmt.Sprintf("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s", headerStr)
		} else {
			headerStr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if origin != "" {
			c.Writer.Header().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c.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这是允许访问所有域
			c.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OPTIONS, PUT, DELETE,UPDATE") // 服务器支持的所有跨域请求的方法,为了避免浏览次请求的多次'预检'请求
			//  header的类型
			c.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uthorization, Content-Length, X-CSRF-Token,"+
				" Token,session,X_Requested_With,Accept, Origin, Host, Connection, Accept-Encoding, "+
				"Accept-Language,DNT, X-CustomHeader, Keep-Alive, User-Agent, X-Requested-With, If-Modified-Since, "+
				"Cache-Control, Content-Type, Pragma")
			// 允许跨域设置         可以返回其他子段
			c.Header("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Content-Length,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ache-Control,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Expires,Last-Modified,Pragma,FooBar") // 跨域关键设置 让浏览器可以解析
			c.Header("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          // 缓存请求信息 单位为秒
			c.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false") //  跨域请求是否需要带cookie信息 默认设置为true
			c.Se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设置返回格式是json
		}

		// 放行所有OPTIONS方法
		if method == "OPTIONS" {
			c.JSON(http.StatusOK, "Options Request!")
		}
		// 处理请求
		c.Next() //  处理请求
	}
}

参考地址

  • https://dev.maxmind.com/geoip/geolite2-free-geolocation-data
  • https://github.com/oschwald/geoip2-golang?tab=readme-ov-file

到了这里,关于[每周一更]-(第83期):Go新项目-Gin中间件的使用和案例(10)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每周一算法:数独游戏

    每周一算法:数独游戏

    数独游戏 数独是根据 9 × 9 9 times 9 9 × 9 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内的数字均含 1 − 9 1 - 9 1 − 9 ,不重复。每一道合格的数独谜题都有且仅有唯一答案,推理方法也以此为基础,任何无解或多解的题目都是不合

    2024年01月19日
    浏览(15)
  • 每周一算法:二维前缀和

    每周一算法:二维前缀和

    对一个序列预处理得到前缀和数组,可以在 O ( 1 ) O(1) O ( 1 ) 的时间复杂度计算序列中任意区间的元素之和,这是前缀和算法的作用。而二维前缀和是用来优化处理子矩阵的和。 例如,对于矩阵 A = [ 1 4 5 2 9 5 2 1 6 9 8 3 4 2 1 6 ] A=left[ begin{matrix}1 4 5 2\\\\ 9 5 2 1 \\\\ 6 9 8 3 \\\\ 4 2 1 6en

    2024年02月06日
    浏览(12)
  • 每周一算法:A*(A Star)算法

    每周一算法:A*(A Star)算法

    在 3 × 3 3times 3 3 × 3 的棋盘上,摆有八个棋子,每个棋子上标有 1 1 1 至 8 8 8 的某一数字。棋盘中留有一个空格,空格用 0 0 0 来表示。空格周围的棋子可以移到空格中。要求解的问题是:给出一种初始布局(初始状态)和目标布局(为了使题目简单,设目标状态为 123804765 12

    2024年03月15日
    浏览(13)
  • [每周一更]-(第82期):认识自然处理语言(NLP)

    [每周一更]-(第82期):认识自然处理语言(NLP)

    GPT的大火,带起了行业内大模型的爆发;国内外都开始拥有或者研发自己的大模型,下边我们从NLP来进一步深入了解大模型、AI。 一、什么是NLP? 自然语言处理 (英语: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缩写作 NLP )是人工智能和语言学领域的分支学科。此领域探讨如何处理及运用自然

    2024年01月16日
    浏览(9)
  • 每周一算法:倍增法求区间最大最小值(RMQ)

    每周一算法:倍增法求区间最大最小值(RMQ)

    RMQ 是英文 Range Maximum/Minimum Query 的缩写,表示区间最大(最小)值。使用倍增思想解决 RMQ 问题的方法是 ST 表(Sparse Table, 稀疏表 )。ST 表是用于解决 可重复贡献问题 的数据结构。 可重复贡献问题 是指对于运算 opt ⁡ operatorname{opt} opt ,满足 x opt ⁡ x = x xoperatorname{opt}

    2024年02月02日
    浏览(14)
  • [每周一更]-(第69期):特殊及面试的GIT问题解析

    [每周一更]-(第69期):特殊及面试的GIT问题解析

    整合代码使用过程的问题,以及面试遇到的细节,汇总一些常用命令的对比解释和对比; 1、fetch和pull区别 git fetch是将远程主机的最新内容拉到本地,用户在检查了以后决定是否合并到工作本机分支中。 git pull则是将远程主机的最新内容拉下来后直接合并,即:git pull = git

    2024年02月08日
    浏览(10)
  • 每周一算法:高精度乘法(二)大整数乘大整数

    每周一算法:高精度乘法(二)大整数乘大整数

    高精度乘法是采用模拟算法对上百位甚至更多位的数字进行乘法运算。具体应用时一般分为两类: 大整数数乘整数 大整数乘大整数 大整数乘大整数的基本思想是模拟竖式计中算多位数乘多位数,一般分为下面几步: 将乘数 A A A 的每一位 A i A_i A i ​ 分别与乘数 B B B 的每一

    2023年04月14日
    浏览(39)
  • [每周一更]-(第27期):HTTP压测工具之wrk

    [每周一更]-(第27期):HTTP压测工具之wrk

    [补充完善往期内容] wrk是一款简单的HTTP压测工具,托管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wg/wrk wrk 的一个很好的特性就是能用很少的线程压出很大的并发量. 原因是它使用了一些操作系统特定的高性能 io 机制, 比如 select, epoll, kqueue 等. 其实它是复用了 redis 的 ae 异步事件驱动框架. 确切的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12)
  • [每周一更]-(第45期):Docker私有镜像仓库配置并打通阿里云OSS

    [每周一更]-(第45期):Docker私有镜像仓库配置并打通阿里云OSS

    Docker Registry 2 官方镜像创建一个私有镜像仓库,将Docker 镜像上传到 OSS 相应的路径中。 参考: BatchCompute Docker支持: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143334.html?spm=a2c4g.143333.0.0.4a6f8752ls18FR Docker Registry:https://docs.docker.com/registry 基于OSS搭建私有 Docker Registry:https://developer.aliyun.com

    2024年02月03日
    浏览(11)
  • Go新项目-Go安全指南(8)

    Go新项目-Go安全指南(8)

    目录 1 通用类 I. 代码实现 1.1 内存管理 1.2 文件操作 1.3 系统接口 1.4 通信安全 1.5 敏感数据保护 1.6 加密解密 1.7 正则表达式 2 后台类 I. 代码实现 1.1 输入校验 1.2 SQL操作 1.3 网络请求 1.4 服务器端渲染 1.5 Web跨域 1.6 响应输出 1.7 会话管理 1.8 访问控制 1.9 并发保护 1.1 内存管理

    2024年01月19日
    浏览(54)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