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起源
TCP/IP网络通信协议最早是由罗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和文顿·瑟夫(Vinton G. Cerf)于1972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实际的协议栈。
OSI七层网络通信协议最早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提出的,它是一个理论模型。TCP/IP网络通信协议由于其简单性和实用性,成为事实上的标准。OSI七层网络通信协议虽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实现难度,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协议对比
可以看到,TCP/IP网络通信协议比OSI七层网络通信协议更早提出。他们对比图:
可以发现TCP/IP体系结构基本就是OSI体系结构的简化:
1.将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统一称为应用层;
2.将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统一称为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
实际上,TCP/IP协议既可以是四层协议,也可以是五层协议。把四层里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分开,就是五层了。
OSI七层模型理解
对于OSI七层模型逐个理解一下:
物理层:解决信号转换的问题,包括电信号(网线),光信号(光纤),电磁波信号(WiFi)
数据链路层:存储MAC地址,全球唯一
网络层:分配IP地址,包括公网IP(全球唯一),私网IP(局域网内唯一)
传输层:主要3类:TCP(可靠,速度慢,每小包1500Byte),UDP(不可靠,速度快),SCTP(可靠且比TCP速度快,可防止泛洪攻击),在IP的基础上加端口
会话层:即5G中的pdu session,决定连接什么时候建立,什么时候断开。
表示层:描述文件类型,如txt,mp3, jpg。
应用层:微信,qq,邮件,浏览器
TCP/IP四层模型理解
对于TCP/IP的四层结构,又有人将其比喻为一棵大树,如下图:
1.树根: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的种类繁多,有以太网连接、WIFI、光纤等等,就如同上图大树的根一样错综复杂。
2.树干:网络层只有一个IP协议(虽然分为ipv4和ipv6,但ipv6是ipv4的替代品,只是还没完全替代而已),这就像是上图大树的树干,一棵树只有一根树干。
(举个例子,14.215.177.38就是百度的ipv4地址,可以在浏览器输入试试。)而ICMP就是用IP传输的,没有涉及到传输层,所以没有加SCTP头,自然就没有端口。
3.树枝:传输层的种类又开始多了起来,包括TCP、UDP、SCTP等等,这就像是树干上面的树枝,一棵树有很多树枝。(SCTP给IP加了端口。)
4.树叶:而应用层的种类比传输层更多。比如浏览器的网页是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和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传输的,邮件是通过SMTP(simple mail transmission protoca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传输的,就像是树干上长出的数不清的树叶。
划重点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英文名中就有transmission,所以和TCP、UDP一样,是传输层。
-
SCTP在IP层的上一层,给IP加了端口。用一张wireshark抓包工具的截图来说明问题:
关于wireshark的详细解读,见第11集:查看数据包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14347.html -
ICMP其实就是IP,属于网络层,没有端口,联想一下平时ping包,是不用填端口的。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14347.html
到了这里,关于SCTP, TCP, UDP, IP, ICMP都在哪一层?(TCP/IP网络通信协议学习)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