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能定义一系列算法,把每种算法分别放入独立的类中,以是算法的对象能相互替换。

一、问题

一天, 你打算为游客们创建一款导游程序。 该程序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美观的地图, 以帮助用户在任何城市中快速定位。

用户期待的程序新功能是自动路线规划: 他们希望输入地址后就能在地图上看到前往目的地的最快路线。

程序的首个版本只能规划公路路线。 驾车旅行的人们对此非常满意。 但很显然, 并非所有人都会在度假时开车。 因此你在下次更新时添加了规划步行路线的功能。 此后, 你又添加了规划公共交通路线的功能。

而这只是个开始。 不久后, 你又要为骑行者规划路线。 又过了一段时间, 你又要为游览城市中的所有景点规划路线。

如下图:导游代码将变得非常臃肿
【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服务器

尽管从商业角度来看, 这款应用非常成功, 但其技术部分却让你非常头疼: 每次添加新的路线规划算法后, 导游应用中主要类的体积就会增加一倍。 终于在某个时候, 你觉得自己没法继续维护这堆代码了。

无论是修复简单缺陷还是微调街道权重, 对某个算法进行任何修改都会影响整个类, 从而增加在已有正常运行代码中引入错误的风险。

此外, 团队合作将变得低效。 如果你在应用成功发布后招募了团队成员, 他们会抱怨在合并冲突的工作上花费了太多时间。 在实现新功能的过程中, 你的团队需要修改同一个巨大的类, 这样他们所编写的代码相互之间就可能会出现冲突。

二、解决方案

策略模式包括如下要素:

  • 一组类的实现:首先找到一组不同的策略,分别实现为对应的策略类。
  • 实现接口:然后使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
  • 上下文类:用成员变量,存储接口(通过接口即存储了每种策略类的视线)。上下文类不执行任务,而是委托给策略对象执行。

上下文类不负责选择符合任务需要的算法—客户端会将所需的策略传递给上下文。实际上,上下文并不是很了解策略,它通过同样的接口方法和所有策略做交互(二该接口只需要暴露一个方法来触发所选策略中封装的算法即可)。

因此,上下文可独立于具体策略。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上下文代码和其他策略的情况下,添加新算法或修改已有算法了。

【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服务器

示例:如上图

  • 有 RoadStrategy、Walking Strategy、PublicTransportStrategy 三种策略类。
  • 他们都实现了 RouteStrategy interface。
  • Navigator 上下文类持有 routeStrategy 成员变量。
  • 当用户调用 Navigator.buildRoute() 方法时,其会调用其成员变量 routeStrategy.buildRoute() 方法。

在上图的导游应用中,每个路线规划算法,都可以被抽取到只有一个 buildRoute() 方法的独立类中,该方法接收起点和终点作为参数,并返回路线中途点的集合。

即使传递给每个路径规划类的参数一模一样, 其所创建的路线也可能完全不同。 主要导游类的主要工作是在地图上渲染一系列中途点, 不会在意如何选择算法。 该类中还有一个用于切换当前路径规划策略的方法(就像高德地图一样), 因此客户端 (例如用户界面中的按钮) 可用其他策略替换当前选择的路径规划行为。

2.1 真实世界的类比

【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服务器

假如你需要前往机场。 你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 预约出租车或骑自行车。 这些就是你的出行策略。 你可以根据预算或时间等因素来选择其中一种策略。

2.2 策略模式结构

【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服务器

2.3 适用场景

  1. 当你想使用对象中各种不同的算法变体, 并希望能在运行时切换算法时, 可使用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让你能够将对象关联至可以不同方式执行特定子任务的不同子对象, 从而以间接方式在运行时更改对象行为。

  2. 当你有许多仅在执行某些行为时略有不同的相似类时, 可使用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让你能将不同行为抽取到一个独立类层次结构中, 并将原始类组合成同一个, 从而减少重复代码。

  3. 如果算法在上下文的逻辑中不是特别重要, 使用该模式能将类的业务逻辑与其算法实现细节隔离开来。
    策略模式让你能将各种算法的代码、 内部数据和依赖关系与其他代码隔离开来。 不同客户端可通过一个简单接口执行算法, 并能在运行时进行切换。

  4. 当类中使用了复杂条件运算符以在同一算法的不同变体中切换时, 可使用该模式。
    策略模式将所有继承自同样接口的算法抽取到独立类中, 因此不再需要条件语句。 原始对象并不实现所有算法的变体, 而是将执行工作委派给其中的一个独立算法对象。

2.4 实现方式

  1. 从上下文类中找出修改频率较高的算法 (也可能是用于在运行时选择某个算法变体的复杂条件运算符)。
  2. 声明该算法所有变体的通用策略接口。
  3. 将算法逐一抽取到各自的类中, 它们都必须实现策略接口。
  4. 在上下文类中添加一个成员变量用于保存对于策略对象的引用。 然后提供设置器以修改该成员变量。 上下文仅可通过策略接口同策略对象进行交互, 如有需要还可定义一个接口来让策略访问其数据。
  5. 客户端必须将上下文类与相应策略进行关联, 使上下文可以预期的方式完成其主要工作。

2.5 优缺点

【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设计模式,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服务器

2.6 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 桥接模式、 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适配器模式) 模式的接口非常相似。 实际上, 它们都基于组合模式——即将工作委派给其他对象, 不过也各自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模式并不只是以特定方式组织代码的配方, 你还可以使用它们来和其他开发者讨论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 命令模式和策略看上去很像, 因为两者都能通过某些行为来参数化对象。 但是, 它们的意图有非常大的不同。
    • 你可以使用命令来将任何操作转换为对象。 操作的参数将成为对象的成员变量。 你可以通过转换来延迟操作的执行、 将操作放入队列、 保存历史命令或者向远程服务发送命令等。
    • 另一方面, 策略通常可用于描述完成某件事的不同方式, 让你能够在同一个上下文类中切换算法。
  • 装饰模式可让你更改对象的外表, 策略则让你能够改变其本质。
  • 模板方法模式基于继承机制: 它允许你通过扩展子类中的部分内容来改变部分算法。 策略基于组合机制: 你可以通过对相应行为提供不同的策略来改变对象的部分行为。 模板方法在类层次上运作, 因此它是静态的。 策略在对象层次上运作, 因此允许在运行时切换行为。
  • 状态可被视为策略的扩展。 两者都基于组合机制: 它们都通过将部分工作委派给 “帮手” 对象来改变其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 策略使得这些对象相互之间完全独立, 它们不知道其他对象的存在。 但状态模式没有限制具体状态之间的依赖, 且允许它们自行改变在不同情景下的状态。

三、示例代码

3.1 go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strategy/go/example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interface
type EvictionAlgo interface {
	evict(c *Cache)
}

// 策略类
type Fifo struct {
}

func (l *Fifo) evict(c *Cache) {
	fmt.Println("Evicting by fifo strategy")
}

type Lru struct {
}

func (l *Lru) evict(c *Cache) {
	fmt.Println("Evicting by lru strategy")
}

type Lfu struct {
}

func (l *Lfu) evict(c *Cache) {
	fmt.Println("Evicting by lfu strategy")
}

// 上下文类
type Cache struct {
	storage      map[string]string
	evictionAlgo EvictionAlgo // 策略接口
	capacity     int
	maxCapacity  int
}

func initCache(e EvictionAlgo) *Cache {
	storage := make(map[string]string)
	return &Cache{
		storage:      storage,
		evictionAlgo: e,
		capacity:     0,
		maxCapacity:  2,
	}
}

// 变更策略实现
func (c *Cache) setEvictionAlgo(e EvictionAlgo) {
	c.evictionAlgo = e
}

func (c *Cache) add(key, value string) {
	if c.capacity == c.maxCapacity {
		c.evict()
	}
	c.capacity++
	c.storage[key] = value // 业务逻辑是添加到 storage,并维护 capacity 不超过 maxCapacity
}

func (c *Cache) get(key string) {
	delete(c.storage, key)
}

func (c *Cache) evict() {
	c.evictionAlgo.evict(c)
	c.capacity--
}

// 客户端
func main() {
	lfu := &Lfu{}
	cache := initCache(lfu)
	cache.add("a", "1")
	cache.add("b", "2")

	cache.add("c", "3")

	lru := &Lru{}
	cache.setEvictionAlgo(lru)

	cache.add("d", "4")

	fifo := &Fifo{}
	cache.setEvictionAlgo(fifo)

	cache.add("e", "5")
}

// code result:
Evicting by LRU
Evicting by LFU
Evicting by FIFO

3.2 rust

3.2.1 通过 trait 实现

trait RouteStrategy {
    fn build_route(&self, from: &str, to: &str);
}

struct WalkingStrategy;
impl RouteStrategy for WalkingStrategy {
    fn build_route(&self, from: &str, to: &str) {
        println!("Walking from {} to {}", from, to)
    }
}

struct BikingStrategy;
impl RouteStrategy for BikingStrategy {
    fn build_route(&self, from: &str, to: &str) {
        println!("Biking from {} to {}", from, to)
    }
}

struct Navigator<T: RouteStrategy> {
    strategy: T,
}

impl<T: RouteStrategy> Navigator<T> {
    pub fn new(route_strategy: T) -> Self {
        Navigator {
            strategy: route_strategy,
        }
    }
    pub fn route(&self, from: &str, to: &str) {
        self.strategy.build_route(from, to)
    }
}

fn main() {
    let navigator = Navigator::new(WalkingStrategy);
    navigator.route("Home", "Club");
    navigator.route("Club", "Work");

    let navigator = Navigator::new(BikingStrategy);
    navigator.route("Home", "Club");
    navigator.route("Club", "Work");
}

3.2.2 function + closure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strategy/rust/example#example-1

通过函数和闭包,可以把行为注入 object,从而避免定义 trait。

其实策略模式在 rust 很常见,如下:

fn main() {
    let a = [0i32, 1, 2];
    let iter = a.iter().filter(|x| x.is_positive());
    for x in iter {
        println!("{}", x)
    }
}

// code result:
1
2

策略模式如下: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28296.html

type RouteStrategy = fn(from: &str, to: &str);

fn walking_strategy(from: &str, to: &str) {
    println!("Wakling from {} to {}", from, to)
}

fn biking_strategy(from: &str, to: &str) {
    println!("biking from {} to {}", from, to)
}

struct Navigator {
    route_strategy: RouteStrategy,
}

impl Navigator {
    fn new(route_strategy: RouteStrategy) -> Self {
        Self { route_strategy }
    }
    fn route(&self, from: &str, to: &str) {
        (self.route_strategy)(from, to)
    }
    fn set_route_strategy(&mut self, route_strategy: RouteStrategy) {
        self.route_strategy = route_strategy;
    }
}

fn main() {
    let mut nav = Navigator::new(walking_strategy);
    nav.route("A", "B");
    nav.route("B", "C");

    nav.set_route_strategy(biking_strategy);
    nav.route("A", "B");
    nav.route("B", "C");

    nav.set_route_strategy(|from, to| println!("fly from {} to {}", from, to));
    nav.route("A", "B");
    nav.route("B", "C");
}

// code result:
Wakling from A to B
Wakling from B to C
biking from A to B
biking from B to C
fly from A to B
fly from B to C

到了这里,关于【设计模式】4、策略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 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定义 : 又叫作 政策模式,将定义的一系列算法封装起来,使得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从而让算法的变化不影响到使用算法的用户 。 属于 行为型 模式。 策略模式的组成角色 : 环境类(Context) : 环境类是使用算法的角色 ,用来操作策略的上下文环境,屏蔽高层模块(客户

    2024年02月01日
    浏览(31)
  •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设计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行为。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这种模式使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概念 在策略模式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策略接口(

    2024年01月23日
    浏览(30)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对象的行为。在策略模式中,算法被封装在独立的策略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换使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计算税收的系统,现在需要计算不同类型的商品的税收,例如书籍、食品和服装。每种商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34)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目录 一.场景 1.1场景 2.2 何时使用  2.3个人理解 二. 业务场景练习  2.1业务: 2.2具体实现 2.3思路   三.总结 3.1策略模式的特点:  3.2策略模式优点 3.3策略模式缺点 1.1场景 许多相关的类仅仅是行为有异,也就是说业务代码需要根据场景不同,切换不同的实现逻辑 一个类定义了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30)
  • 【设计模式】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 (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让客户端代码和算法的具体实现解耦。这样,客户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算法,而无需修改原有的代码。 灵活性增强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独立于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33)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定义: 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属于对象行为模式,它通过对算法进行封装,把便用算法的责任和算法的实现分割开来,并委派给不算法进象行管理。 主要角色如下: 示例: 假定现在需要

    2024年02月22日
    浏览(28)
  •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行为。策略模式通过将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策略类,使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客户端的使用。 在策略模式中,有三个核心组件: 策略接口(Strategy Interface):定义了策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30)
  •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1. 策略模式简介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 它将对象和行为分开, 将行为定义为一个行为接口和具体行为的实现 策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行为的变化, 行为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每个if判断都可以理解为一个策略. 本模式是的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用户而变化 2. 模式结构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33)
  •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讲解

    概念: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之间可以互换。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抽象策略:对策略进行抽象,定义策略或算法的操作。 具体策略:实

    2024年04月13日
    浏览(21)
  •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笔记

    记录下学习设计模式-策略模式的写法。JDK使用版本为1.8版本。 意图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此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而变化。 结构 : 其中: Strategy(策略)定义所有支持的算法的公共接口。Context使用这个接口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2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