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体系

这篇具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体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存在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您也可以点击"举报违法"按钮提交疑问。

目录

0 引言

1 网络安全现状

2 传统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不足

3 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需求

4 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架构

图1

5 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架构关键技术

5.1 设备可信标识

5.2 可信网络接入认证

图2

5.3 信任传递

图3

5.4 攻击主动防御

5.5 轻量级加密技术

6 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实践总结

图4

7 结束语


摘要

网络5.0是面向未来的数据网络通信架构,该网络架构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具备网络内生安全能力。围绕该技术特征,论述了网络安全威胁现状以及传统网络安全防护模式存在的不足,分析梳理了网络5.0主要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提出了网络5.0安全可信体系架构及实现机制,论述了网络5.0安全可信典型关键技术,介绍了当前业界已经开展的相关实践,并针对后续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网络5.0; 内生安全; 可信接入; 可信标识

0 引言

网络5.0是由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在2018年提出的面向未来网络演进的数据通信网络架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网络5.0基于新应用与新业务的接入和承载需求,在继承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优势的基础上,协同管理面、控制面和数据面,连接分散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构建一体化的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基础设施,向各相关产业提供网络能力、计算能力及数据能力服务,并使其更加有效地满足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感知的需求[1]

传统网络追求的是尽力而为的转发能力,并没有把安全可信作为内生的能力,导致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非常吃力。网络5.0中规划的海量连接、广域覆盖、低时延、高带宽等能力的提升,也为攻击者实施更大规模、更高强度的攻击提供了可能。因此,网络5.0需要针对新业务应用场景、新技术提供更强的安全防护能力。

鉴于此,网络5.0提出了内生安全可信体系,通过可信标识、可信接入、信任传递和主动防御等内生可信机制,从终端身份真实性、路径可信性、服务合法性等方面构建流量实时高效检测控制的安全防护系统,全方位赋予网络可信通信能力,满足新型信任关系、网络边界和威胁模型下的泛在网络安全需求。

本文将对网络5.0的内生安全可信体系进行解读,并介绍当前的一些落地方案进展。

1 网络安全现状

现有IP协议的设计,是中间由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只做简单的二层交换或者三层路由,而复杂的四层及以上的业务,则由网络的端节点去完成。由于IP技术具有简单、开放的特性,能够以低成本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同时由于缺乏对安全性足够的关注,也导致当前网络中安全漏洞越来越多,并且难以得到根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原来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的通信安全知识也越来越大众化,加上攻击方式的自动化和工具化,针对数据网络进行安全攻击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小,网络攻击的频度和力度都越来越大,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越发严重的损失。同时网络作为数据的载体,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ICT技术跨界发展推动技术融合以后,网络作为业务与应用的入口在安全可信领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2 传统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不足

网络的安全可信是网络可靠运行及业务开展的基本保障。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重点关注边界的安全防护,一般是在现有网络架构基础上叠加安全防护功能,其安全防护效果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变化的网络应用需求。

由于IP网络在设计之初重点关注连通性而忽视了安全性,致使现有的网络安全系统一直以来只能通过增加防火墙等安全专用设备给予补丁式修补的被动防御,以及通过用户认证、通道加密等手段,进行基本底线防御来完成安全防护。然而,在网络中,IP地址伪造、隐私泄露、中间人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基于系统漏洞的攻击、未知威胁攻击等顽固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基于外部系统和叠加技术实现的加密、隧道、感知等技术来实现安全防护功能越来越难,对持续产生的安全问题难以根治[2]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网络的安全能力,内生安全可信成为未来网络5.0的关键需求。

3 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需求

网络5.0的广泛覆盖连接和可靠的网络能力,将使其进一步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网络5.0承载业务应用价值的提升,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50987.html

到了这里,关于网络5.0内生安全可信体系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违法举报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领支付宝红包赞助服务器费用

相关文章

  • 干货 | 算力网络节点可信度评估和安全管控方案

    干货 | 算力网络节点可信度评估和安全管控方案

    以下内容整理自清华大学《数智安全与标准化》课程大作业期末报告同学的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算力网络 第二部分:可信度评估 一、可信度评估 在整个算力网络处理任务的实施流程中,不同部分有不同可信度评估的方法,具体包括: 用户可信度、任务可信度、算力资源

    2023年04月08日
    浏览(12)
  • 铁路关基保护新规: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铁路关基保护新规: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征求意见稿》第十四条提到: 运营者应当加强供应链安全保护,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运营者应当预判网络产品和服务投入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关键基

    2024年02月13日
    浏览(10)
  • 内生安全构建数据存储

    内生安全构建数据存储

    一、数据安全成为防护核心,存储安全防护不容有失 1、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亟需重点保护,数据安全已成网络空间防护核心 2、国家高度重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存储安全已成为审核重点 二、存储安全是数据安全的关键一环,应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 ▶ 存储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7)
  • 【网络安全 -> 防御与保护】专栏文章索引

    【网络安全 -> 防御与保护】专栏文章索引

    为了方便 快速定位 和 便于文章间的相互引用等 作为一个快速准确的导航工具 网络安全——防御与保护 (一).信息安全概述 (二).防火墙组网

    2024年01月23日
    浏览(9)
  •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体系 与 网络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体系 与 网络安全模型.

    网络安全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安全策略、多种技术、管理方法和人员安全素质的综合。一般而言,网络安全体系是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的最高层概念抽象,是由各种网络安全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共同实现网络安全的目标。网络安全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024年02月15日
    浏览(14)
  • 网络安全合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合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一、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思路: 一级文档。由决策层认可、面向组织的数据安全方针,通常应包括组织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数据安全决策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等。 二级文档。根据数据安全方针的要求,对组织数据安全工作各关键领域的管理要求做出具体

    2024年02月01日
    浏览(10)
  • 网络安全引言(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OSI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模型)

    网络安全引言(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OSI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模型)

    1.1 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经历两大变革: 从物理和管理方法 转变成 自动化工具保护信息安全 终端普遍使用 网络传输数据并保证数据安全 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监听 截获 篡改 假冒 假冒网点 Email截取 否认 1.2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一个跨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

    2024年02月19日
    浏览(11)
  •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介绍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介绍

    网络安全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等手段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整体安全屏障。针对网络安全防护,美国曾提出多个网络安全体系模型和架构,其中比较经典的包括PDRR模型、P2DR模型、IATF框架和黄金标准框架。

    2024年02月11日
    浏览(10)
  • 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体系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89年制定的ISO/IEC 7489-2,给出了ISO/oSI参考模型的安全体系结构 在OSI参考模型中增设了 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和安全管理 ,并给出了OSI网络层次、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 定义了5大类安全服务,提供这些服务的8大类安全机制以及相应的开放系

    2024年02月07日
    浏览(9)
  • 洞悉安全现状,建设网络安全防护新体系

    洞悉安全现状,建设网络安全防护新体系

    一、“网络攻防演练行动“介绍 国家在2016年发布《网络安全法》,出台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相关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同年“实战化网络攻防演练行动”成为惯例。由公安部牵头,每年举办一次,针对全国范围

    2024年02月14日
    浏览(13)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博客赞助

微信扫一扫打赏

请作者喝杯咖啡吧~博客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领取红包,优惠每天领

二维码1

领取红包

二维码2

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