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课题背景和意义
实现技术思路
一、算法理论基础
1.1 人脸检测技术
1.2 活体检测技术
二、 数据集
2.1 数据集
2.2 数据扩充
三、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环境搭建
3.2 模型训练
最后
前言
📅大四是整个大学期间最忙碌的时光,一边要忙着备考或实习为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升学做准备,一边要为毕业设计耗费大量精力。近几年各个学校要求的毕设项目越来越难,有不少课题是研究生级别难度的,对本科同学来说是充满挑战。为帮助大家顺利通过和节省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就业和考试中去,学长分享优质的选题经验和毕设项目与技术思路。
🚀对毕设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学长哦!
选题指导:
最新最全计算机专业毕设选题精选推荐汇总
大家好,这里是海浪学长毕设专题,本次分享的课题是
🎯基于深度学习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
课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安防、支付、身份验证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结合了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深度学习技术在人脸识别领域的应用,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技术思路
一、算法理论基础
1.1 人脸检测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模型主要分为锚定法(Anchor-based)和无锚法(Anchor-free)两种。锚定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给出矩形候选框,对候选框内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根据特征判断是否含有人脸。锚定法可分为两阶段检测器和单阶段检测器,前者需要提取候选框并进行分类和细化,后者直接基于锚框进行分类和调整框的边界。锚定法算法精度高,能提取丰富特征,但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无锚法由于不需要锚框,可以更快地生成检测框,更适合在边缘设备上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无锚法的精度已逐渐赶上甚至超越锚定法。
无锚法(Anchor-free)的人脸检测模型通过关键点检测和基于语义分割的密集预测法来替代传统的锚框检测,其优势在于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小的模型大小,因此更适合实际工程应用。无锚法不需要预设锚框,而是直接预测目标边界框的关键点和距离,从而简化了检测过程。CornerNet模型是关键点检测的代表,通过检测目标的左上和右下角点来确定边界框,但可能在目标内部信息提取上存在不足。ExtremeNet和CenterNet等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CenterNet的衍生模型CenterFace专门适用于人脸检测任务,具有小尺寸和高效性能,可以进行端到端的训练,并且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2 活体检测技术
梯度直方图能够有效表示图像边缘信息,并且对光照和颜色变化不敏感。提取梯度特征的过程包括灰度化和归一化图像,使用中心算子计算水平和垂直梯度,然后分块统计梯度直方图并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计算直方图相交值来评估梯度直方图的相似性,该值越接近1表示越相似。由于伪活体人脸与真实人脸在边缘信息上存在差异,利用梯度直方图可以有效区分真实与伪的人脸纹理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VM)计算图像相似性,可以实现活体检测,提升安全性和准确性。
损失函数在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衡量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指导模型的优化。在训练过程中,损失函数不断反馈信息,促使模型调整权重,以达到最小化损失的目标。传统上,人脸识别模型主要关注直接学习特征,这包括对比损失函数、中心损失函数和三元组损失函数等。这些方法通过构造正负样本对,提高正样本相似度、降低负样本相似度,以此提升特征的可区分性,但这种方法训练速度较慢,尤其是当数据量大时,构造样本对的时间复杂度很高,导致训练效率低下。
二、 数据集
2.1 数据集
由于网络上没有现有的合适的数据集,我决定自己进行拍摄,收集人脸图像并制作了一个全新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包含了各种人脸图像的照片,其中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脸。通过现场拍摄,我能够捕捉到真实的人脸图像和多样的环境背景,这将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我相信这个自制的数据集将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 数据扩充
数据扩充是提高模型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收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了多样化的数据扩充。包括使用图像处理技术生成新的训练样本,如旋转、缩放、裁剪等。这些扩充后的数据能够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人脸图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力。同时,数据扩充还可以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面对未见过的数据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三、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环境搭建
实验环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利用Python作为主要的编程语言进行算法和模型的实现。使用PyTorch作为深度学习框架,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借助Pandas等库,完成数据的加载、处理和转换。这样的实验环境提供了一个方便和高效的平台,用于开发和测试算法系统。
3.2 模型训练
人脸检测算法的性能评估主要基于召回率、精确率、Precision-Recall曲线图、平均精准度和检测速度这五个关键指标。召回率衡量检测器能够检测到的真实人脸数量占总人脸数量的比率,而精确率则反映了检测器预测为正例的结果中真实正例的比例。Precision-Recall曲线图展示了精确率和召回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曲线下的面积(平均精准度AP)来评估模型的整体性能。检测速度则是衡量人脸检测算法实时性的重要指标,通常用处理一幅图像所需的时间来表示。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估人脸检测算法性能的综合标准。
FAR(误通过率)和FRR(假拒绝率)是评估活体检测系统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FAR衡量的是系统错误地将非活体攻击者识别为活体的频率,而FRR则衡量的是系统错误地将活体用户识别为非活体的频率。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FAR和FRR都尽可能低,但实际应用中,降低其中一个指标往往会导致另一个指标的升高。为了平衡这一 trade-off,引入了HTER(半错率)指标,它是FAR和FRR的平均值,用于综合评估活体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关代码示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orchvision.models.detection import face_detection_model_resnet50
from torchvision.models.face import FaceRecognitionModel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24),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train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elebA(root='./data', split='train', transform=transform, download=True)
trainloader = DataLoader(trainset, batch_size=4, shuffle=True, num_workers=2)
feature_extractor = torchvision.models.resnet50(pretrained=True)
feature_extractor.eval()
test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24),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test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elebA(root='./data', split='test', transform=test_transform, download=True)
testloader = DataLoader(testset, batch_size=4, shuffle=False, num_workers=2)
model = FaceRecognitionModel()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face_recognition_model.pth'))
model.eval()
海浪学长项目示例:
最后
我是海浪学长,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收藏。文章来源: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59493.html
毕设帮助,疑难解答,欢迎打扰!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toymoban.com/news/detail-859493.html
到了这里,关于毕业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 人工智能的文章就介绍完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在右上角搜索TOY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TOY模板网!